大家都在搜:
地域: 全部
时间: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
全国
各高等院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首届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将于 2024 年 5 月31 日-6 月 3 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大赛详细事宜见比赛规程。一、指导单位陕西省教育厅二、主办单位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承办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四川省红色体育研究中心四、比赛时间和地点(一)报到时间:2024 年 5 月 31 日 17:00 前(二)比赛时间:2024 年 6 月 1 日-2 日,6 月 3 日离会(三)比赛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远望谷体育馆五、竞赛分组体育术科课组、体育理论课组。六、参赛办法与报名(一)参赛办法1.参赛学校须是我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参赛选手须是该学校在职的体育教师。2.每所高校可报领队 1 人,指导老师 1 人,可报两个组别,每个组别不超过 3 名参赛教师。(二)报名各参赛队须于 2024 年 5 月 23 日前将报名表发送至电子邮箱。邮箱账号:xdtyb@163.com联系人:仝文霞(电话:15003998013)七、比赛内容、比赛办法与成绩比例(一)比赛内容根据各学校实际使用的教材自行确定说课和微视频内容。(二)比赛办法与成绩比例1.教学技能展示(微课视频,5-8 分钟),成绩占 30%。(评分细则见附件 1)(1)体育术科课组:参赛选手将一次技能课的主要授课内容和环节进行展示。(2)体育理论课组:参赛选手将一次理论课的某个知识点进行授课展示。注:请各参赛单位将微课视频整理压缩后同报名表一起发送至电子邮箱:xdtyb@163.com,邮件命名为“单位名称+体育课程思政大赛”。2.现场说课(按照 90 分钟的课进行设计),说课时间不超过 12 分钟,成绩占 70%,说课所选实践(理论)课程应与微课实践(理论)课程一致。(三)抽签时间、地点1.抽签时间:5 月 31 日报到结束后2.抽签地点:会议酒店会议厅注:参赛选手抽签时提交 10 份纸质说课稿(用信封密封,信封上写明组别和姓名)(四)竞赛办法与要求1.现场说课限制在 12 分钟内完成,选手说课进行到 11分钟时,计时员举牌提示;说课进行到 12 分钟时,计时员报:“时间到”,选手须立刻停止说课展示。2.比赛由每组评委会现场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比赛结束后统一公告比赛成绩。3.参赛选手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可持质疑依据向专家组提出仲裁申请。本次比赛实行一次仲裁制度。4.参赛选手根据需要使用幻灯片 PPT 课件辅助教学。5.术科课组和理论课组比赛分别在两个赛场同时进行(根据参赛队员的实际数量,组委会做相应调整)。6.参赛选手提交和使用的比赛材料(包括微课视频)以及比赛过程中不得出现选手姓名、单位名称以及单位标(LOGO)等有关参赛选手信息等内容。违规者取消参赛资格。7.现场说课评分细则(见附件 2)。八、录取名次与奖励(一)奖励设置1.个人奖:教学技能(微课视频,成绩占 30%)与现场说课(成绩占 70%),两项得分相加,分数高者,名次列前。2.团体奖:按两个竞赛分组获奖累积得分由高到低录取。如得分相同,获得一等奖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计分办法:一等奖:5 分;二等奖:3 分;三等奖:1 分。3.优秀指导教师奖:评审办法另行通知。(二)奖项比例(个人、团体比例)各竞赛分组按成绩排序进行录取一等奖:各竞赛分组得分排名前 10%。二等奖:各竞赛分组得分排名前 11%-30%。三等奖:各竞赛分组得分排名前 31-60%。优秀指导教师奖:报名指导教师人数的 20%。(三)证书与奖牌个人名次、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荣誉证书,团体名次颁发奖牌。九、技术代表、专家委员会构成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负责选派。大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由承办单位负责选派。十、经费及食宿安排1.会议往返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2.承办单位统一联系酒店,各学校入住时与酒店对接;组委会将统一派车接送进出学校;自驾车需持证进入学校指定停车场。十一、未尽事宜,以补充通知为准,最终解释权归赛事组委会。附件:1.首届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微课视频)评分细则2.首届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现场说课)评分细则3.首届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报名表4.自愿参赛责任及风险告知书
截止时间:2024-06-03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全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学会,行业高等教育学会,各分支机构,各赛区牵头单位,有关高校: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定于2023年11月启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举办单位指导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二、大赛主题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三、大赛目标 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的标杆。四、大赛内容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五、参加对象 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含军队院校)在职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已获得前三届大赛全国赛一等奖的主讲教师不能再次参赛。六、大赛实施 大赛采用校赛、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赛(以下简称省赛)、全国赛三级赛制。校赛、省赛由各赛区负责组织实施。(一)校赛各高校根据相应省赛方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校内比赛,选拔参加省赛的教师(团队)。(二)省赛 各赛区牵头单位负责组织赛区内高校教师省赛的开展,并于2024年5月7日前在大赛官网上传全国赛参赛教师(团 队)名单,其中,各赛区推荐参加全国赛的主讲教师,正高组总人数不少于总人数的1/3。(三)全国赛全国赛具体事项另行通知。七、组织机构大赛设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八、大赛官网大赛网址: nticct.cahe.edu.cn开放时间:2023年11月17日九、其他事项(一)各高校、赛区要认真做好大赛组织与推荐工作,严格审查参赛教师(团队)资格。 (二)参赛教师(团队)应保证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团队)及所在高校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三)参赛教师提交的相关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的相关材料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所在高校及院系名称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一)电子科技大学联系人:夏晨菲、王小平联系电话:028-61830019、028-61830689邮 箱:xcfQuestc.edu.cn(二)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宁立霞、靳盼利、孔岑联系电话:15010870307、18911601757、18396834320(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系人:薛晓婧、叶守东、叶砚联系电话:010-82289329、010-82289129、010-82289855
截止时间:2024-08-15
青年教师比赛
全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决定联合举办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下简称教学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锤炼教学基本功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高校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二、竞赛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广泛参与、层层发动;坚持注重教学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能力;坚持程序严谨、规范。 三、竞赛安排 竞赛分省内选拔赛和全国决赛两个阶段。 省内选拔赛建议于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各地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本省(区、市)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选拔能够充分展示本地区师德师风和高层次教学水平的教师参加决赛。省内选拔赛的奖项设置及产生办法,由各省(区、市)根据情况自行设定。 全国决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主办,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承办,上海市教育工会、上海交通大学协办。拟于2024年8月举办(实施方案见附件)。 四、全国决赛学科和参赛对象 (一)决赛学科。决赛设立五个组别,分别为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和思想政治课专项。 (二)参赛对象。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40周岁(含)以下青年教师(1983年8月31日后出生),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修养,近3学年(2021-2024学年)持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五、全国决赛的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竞赛组委会,负责竞赛事项的全面领导,下设办公室、决赛评审委员会、决赛监督委员会和决赛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 (二)奖项设置。决赛分别面向参赛选手和单位设置相应奖项,具体如下: 个人奖:每个组别各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若干。坚持精神奖励与发展支持相结合,为所有获奖选手颁发奖杯证书,在教师职称评审中体现教育教学实绩,在相关荣誉表彰等方面予以倾斜。对获得各组别一等奖第一名且符合条件的选手,可在次年五一集中表彰时,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规定,按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集体奖:对竞赛开展过程中,活动覆盖面大、教师参与度高、组织工作出色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若干。请各地在省内选拔赛结束后,及时将省内竞赛总结报告(附省内选拔赛PDF版通知)报送竞赛组委会,总结报告须包括省内选拔赛赛事体系和规模(参赛的高校数量和教师人数)、省内各级赛事覆盖面(参加省级及以下各级赛事的高校数量和教师人数)、本地区竞赛活动的特点和成效等,报送时间和方式另行通知。未举办省内选拔赛的、未报送省内竞赛总结报告的、全国决赛未按时报名和提交材料的、选送的全国决赛选手存在师德师风问题等违反竞赛纪律的单位,不能参评优秀组织奖。 六、全国决赛的参赛和工作要求 (一)严把师德师风关。各省(区、市)应对所推荐选手的师德师风严格把关,依据参赛对象条件要求选拔优秀选手参赛。 (二)坚持“上好一门课”理念,遵循教学规律。参赛选手应深刻理解和践行“上好一门课”理念,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灵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严禁套用相同模式完成所有教学设计。各省(区、市)应对本地区参赛选手的竞赛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对于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决赛评委会将按程序处理。 (三)严格按时间报名和报送材料。组委会将适时下发决赛补充通知,明确决赛报名审核和材料报送等具体事宜。请各省(区、市)和参赛选手严格按规定执行。未按时组队报名的,将视作集体放弃参赛资格;未按时提交竞赛材料的,将视作选手放弃参赛资格。 七、联系方式 组委会办公室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0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邮编:100865。 联系人: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教育工作部杨康,010-68591749,E-mail:jkwwt@acftu.org.cn;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鹿旭忠,010-66096546,E-mail:luxzh@moe.edu.cn。 本通知未尽事宜,将以补充通知形式予以明确。
截止时间:2024-08-31
教学基本功比赛
广东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我省高校美育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高校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通知》要求,现将第二届高校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内容通知如下: 一、比赛宗旨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锤炼教学基本功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学基本功比赛在提高美育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美育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我省高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二、比赛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广泛参与、层层发动;坚持注重教学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能力;坚持程序严谨、过程规范。 三、参加人员 (一)人员要求 1.任教要求:面向普通高校的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美术、书法、设计课程的专(兼)在职在岗教师(含艺术团指导教师),且在2024年4月30日前教龄满2年。 2.思想政治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3.教学水平要求:积极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认真进行教改研究,教学效果优良,经高校选拔,能够代表各高校美育教师教学水平。 4.其他要求:曾在广东省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教师不可用同一内容参赛。 (二)类别设置 设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美术、书法、设计六个类别,每位教师限报一个类别。 四、工作安排 (一)提交资料 以学院为单位,在5月31日之前提交U盘,U盘内包括教学展示(教学实录视频、教学设计)、专业技能展示、报名表(附件2-2)、盖章版汇总表(附件4)、参赛教师承诺书(附件6)等参赛材料(详细要求见附件2-1);U盘内文件夹以“学院名称+类别+参赛教师姓名”命名,一个老师一个文件夹。除视频类资料,其他都需提交纸质版。提交地点为行政楼202B。具体要求见附件1。 (二)学校评审 学校组织专家对提交资料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择优推送并公示。 联系人:邓茹苑,联系电话:15018777604
截止时间:2024-10-31
“交通基础设施”青年科学家项目
全国
为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根据本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 2023 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申报指南。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着力破解材料、结构、信息、能源等技术融合的基础性、科学性难题,突破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建设与运维等重大技术短板,攻克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差和服役寿命短等核心技术瓶颈,创新交通能源自洽系统技术,大幅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安全建设能力和水平,全面支撑“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和“碳中和”愿景实现。专项实施周期为 5 年。2023 年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技术、智能技术、韧性技术等 3 个技术方向,拟部署 4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 800 万元,每个项目不超过 200 万元。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 1.1)的研究方向申报,每个项目拟支持数为 1 项,实施周期不超过 3 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家。项目设 1 名项目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 1985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女性应为 1983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1. 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技术1.1 高原铁路隧道高浊度施工废水固液分离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原铁路隧道高浊度施工废水中无机颗粒浓度、粒径分布、表面理化特性与隧道岩性、施工工法及涌水量变化的相关关系及变化规律,研究悬浮物粒径分布以及不同颗粒悬浮物的沉降性能,研究高浊度隧道废水高效固液分离及自动排泥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建立隧道清污分流后高浊度施工废水产生阶段及固液分离过程中污泥产生量的分析预测模型,固液分离污泥量预测模型精度≥90%;完成高浊度隧道废水高效固液分离及自动排泥工艺方案,高效固液分离工艺出水浊度≤50NTU。形成专利 1 项。2. 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技术2.1 高原铁路隧道施工激光—钻具联合破岩钻孔技术研究内容:揭示高能激光辐射对岩石的弱化效应,研究激光温度场—钻头应力场耦合作用下岩石的破坏模式与增效作用,研究多变工况下高能激光—钻具联合破岩钻进最优控制参数与匹配模式,攻克高能激光—钻头联合高效破岩钻进关键技术。考核指标:揭示激光—钻头联合破岩规律及破岩增效机制;形成高能激光—钻具联合高效破岩钻进关键技术,设计研发高能激光发生器、联合破岩钻头、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部件,形成实用有效的智能化激光—钻头联合超快超前钻探装备方案。形成专利 2 项。3. 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技术3.1 长段落石膏岩层对铁路隧道工程的影响机理及工程对策研究内容:研究高原复杂地质条件隧址区石膏岩力学和变形特性,研究典型铁路石膏岩地层膨胀—溶蚀耦合作用下隧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典型铁路石膏岩地层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典型铁路石膏岩地层隧道支护与衬砌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考核指标:提出石膏岩地层工程适宜性评估技术、石膏岩地层隧道灾害控制设计方法、石膏岩地层隧道支护与衬砌设计方法与施工工法,形成石膏岩地层隧道防排水系统方案。形成专利 1 项。3.2 近源地震作用下铁路隧道工程损伤机理研究内容:研究我国西部地区典型活动断裂带地震近场变形、地震动、地应力等变化特征和传播衰减规律,判识近源地震对铁路隧道工程作用特点,研究近源地震作用下不同烈度、不同断层参数隧道围岩—结构损伤机理。考核指标:揭示近源地震作用下铁路隧道围岩—结构响应特征及破坏机理;提出近源地震作用下隧道损伤分级评价指标;揭示近源地震作用下高原铁路隧道动力响应特征和破坏机理。形成专利 1 项。
截止时间:2027-11-16
  • 1
  • 2
  • 3
  • 4
  • 5
  • 6
  • 400
AI写作,找思路找灵感
请帮我写一份教案
请帮我写一份教学课件
请帮我写一份人才培养方案
请帮我写一份答辩汇报
写作
赚钱
投稿
客服
QQ扫码/ 点击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寻求
合作
微信扫码咨询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