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地域: 全部
时间:
指南
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
全国
一、大赛简介“超星杯”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以“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教改”为宗旨,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师或教学团队,致力于挖掘、培育并展示教师的课程建设及教学设计成果,促进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赛鼓励参赛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大赛自 2019 年创办,目前已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和《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大赛举办单位1.主办单位: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组委会、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支持单位:陕西省教育厅3.承办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超星泛雅集团4.协办单位: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5.培训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澳门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6.技术支持:超星泛雅集团三、大赛官方网站网址:https://hhsjs.mh.chaoxing.com四、参赛对象及项目范围国内高校(含高职高专)承担教学任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师或教学团队,选定一门课程作为参赛项目:基于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或使用在线教学资源、学习管理平台,开展线上学习和线下面授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要求参赛主讲教师近 5 年对所参赛的课程讲授 2 轮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团队成员可包括 1 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 4 名团队教师。往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课程,不重复参赛。 五、大赛赛制大赛设本科赛道和高职赛道,分为校内初赛、全国复赛、全国决赛三个阶段。复赛分学科专业门类评审,根据课程内容,设置“文、理、工、医、农、术”等组别。决赛评审不分学科专业门类。(一)初赛阶段1.高校联络人注册(6 月 24 日 17:00 截止)。各高校自行发动教师参赛,参赛高校须推荐一名联络人于 6 月 24 日 17:00 前完成系统注册并将加盖公章的高校联络人推荐表(见附件 1)电子扫描件上传至大赛官网。2.高校组织校内初赛。各高校广泛开展校内宣传,鼓励教师参加大赛培训;发动本校教师参赛, 结合校内情况,根据大赛评审标准自行组织校内选拔。推荐课程应为校内优质的混合式教学课程,基于线上课程及信息化教学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开展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并具有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3.高校提交推荐复赛名单(9 月 9 日 17:00 截止)。组织校内选拔后,各高校联络人填写并提交加盖公章的参赛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每校推荐课程限 3 门。为激励各高校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赛,前一届大赛进入决赛阶段的教师所在高校或高校教学发展网络成员单位可多推荐 1 门参赛。(二)复赛阶段1.复赛名单公示。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各高校推荐情况,统一公示进入复赛教师及课程信息。2.复赛材料提交(10 月 21 日 17:00 截止)。各校参赛教师或教学团队登录大赛官网,提交复赛项目作品。参加复赛的教师根据高校联络人提交的复赛推荐教师信息表中手机号与验证码自行登陆大赛官网,提交复赛材料,内容包含:(1)课程教学大纲(需反映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和教改效果达成情况,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学情分析、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2)课程教学日历(附件 4);(3)一次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附件 5),并提供对应的教学设计案例说课视频(需涵盖 2-4 学时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能体现一次完整混合式教学过程,说课时长不超过 10 分钟)、一次日常授课教学实录(45 分钟,内容属于上述 2-4 学时教学内容)(要求详见附件 6)。(4)专家网络评审。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根据评分排序确定进入决赛的名单并公示。(三)决赛阶段入围决赛的参赛课程材料将在大赛官网进行公开展示。决赛为现场赛,参赛教师要结合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进行不超过10 分钟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汇报并完成现场答辩(不超过 10 分钟)。最终将结合复赛成绩(60%)与决赛专家评审打分(40%)确定获奖名单。(四)异议反馈在进入复赛、决赛、奖项评定环节,组委会将公示名单,如有任何异议,参赛者可在公示期内实名反馈意见。 六、大赛赛程七、大赛奖项1.个人(团队)奖。根据复赛人数比例和成绩排名,按赛道择优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向获奖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其余复赛教师发放参赛证明。2.优秀组织奖。对积极推荐教师参赛,组织良好并获得优秀成绩的高校组织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并颁发获奖证书。3.特别贡献奖。对办赛过程中给予各项支持、影响效果明显的参赛高校及单位,授予 “特别贡献奖”。4.专项奖。大赛设立三大专项奖,分别是“人工智能+”专项奖不超过 10 项、“慕课西部行”专项奖不超过 10 项、“产教融合”专项奖不超过 10 项,分别旨在表彰优秀教师团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助力西部高校、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高质量混合式教学创新。专项奖课程除满足大赛的混合式教学设计评选标准外,还需满足相应的专项要求,具体如下:“人工智能+”专项奖:强调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要求参赛课程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慕课西部行”专项奖:侧重西部课程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要求参赛课程充分利用中东部优质慕课资源,通过本地化改造与资源共建共享等,获得明显教学质量提升和示范效应。“产教融合”专项奖:聚焦于产业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求参赛课程紧密围绕产业需求,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创新、环境创设及评价改革等多元化手段,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并展现出显著的推广与应用价值。申报专项奖的教师团队在填报材料时请简要说明课程在相应专项奖方面的工作内容、特色亮点及取得的成效等。 八、大赛培训大赛培训以公益性质开展,致力于推广混合式教学设计前沿理念和实践。大赛配套培训包括初赛、复赛、赛后优秀案例推广,具体培训安排及培训资源见大赛官网通知。 九、大赛组织机构(一)指导委员会主 任: 张新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委 员(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堵国成 江南大学副校长戴立益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龚小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洪 军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康国政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刘 勇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卢义玉 重庆大学副校长梅创社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秦波涛 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宋保亮 武汉大学副校长沈 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吴 臻 山东大学副校长邬志辉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许敬文 澳门大学副校长游劲松 四川大学副校长赵 锋 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张 龙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赵宏伟 吉林大学副校长张兆国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作泰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二)专家委员会主 任: 刘三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主任: 徐忠锋 西安交通大学汪 琼 北京大学蒋建伟 上海交通大学苏 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委 员: 名单略(三)组织委员会主 任: 王 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副主任: 王丽伟 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杨明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院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委 员(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陈启买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傅茂森 西北工业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方祥玉 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郭庆来 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黄 璐 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康 锐 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 广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光照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李 筠 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建刚 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好汉 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秦家慧 香港中文大学学能提升研究中心主任任爱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冉桂琼 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宋 瑛 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孙子文 江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童世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覃晓燕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 骏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嘉祺 澳门大学教与学优化中心主任王医术 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吴雨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 笈 北京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 健 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周先荣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赵雅琴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秘书处:高兴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院李雨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马 莹 邢雯婷 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秘书处、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四)仲裁委员会委 员(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蒋建伟 上海交通大学刘三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爱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邢 磊 上海交通大学徐忠锋 西安交通大学十、其他本大赛不收取参赛费。提交参赛材料,即视为认同本章程。1.参赛教师应保证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2.参赛教师所提交的参赛材料和现场汇报环节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所在学校及院系名称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3.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参赛费与培训费,大赛主办单位有权使用参赛教师参赛过程中提交的参赛材料(包括用于展览、出版物、媒体报道等)。本章程的解释权,归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所有。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组委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代章)二〇二四年六月五日附件:1.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高校联系人信息表2.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参赛推荐汇总表3.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评审标准4.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课程教学日历5.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6.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说课视频及课堂实录要求
截止时间:2024-12-31
指南
“交通基础设施”青年科学家项目
全国
为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根据本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 2023 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申报指南。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着力破解材料、结构、信息、能源等技术融合的基础性、科学性难题,突破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建设与运维等重大技术短板,攻克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差和服役寿命短等核心技术瓶颈,创新交通能源自洽系统技术,大幅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安全建设能力和水平,全面支撑“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和“碳中和”愿景实现。专项实施周期为 5 年。2023 年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技术、智能技术、韧性技术等 3 个技术方向,拟部署 4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 800 万元,每个项目不超过 200 万元。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 1.1)的研究方向申报,每个项目拟支持数为 1 项,实施周期不超过 3 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3家。项目设 1 名项目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 1985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女性应为 1983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1. 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技术1.1 高原铁路隧道高浊度施工废水固液分离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高原铁路隧道高浊度施工废水中无机颗粒浓度、粒径分布、表面理化特性与隧道岩性、施工工法及涌水量变化的相关关系及变化规律,研究悬浮物粒径分布以及不同颗粒悬浮物的沉降性能,研究高浊度隧道废水高效固液分离及自动排泥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建立隧道清污分流后高浊度施工废水产生阶段及固液分离过程中污泥产生量的分析预测模型,固液分离污泥量预测模型精度≥90%;完成高浊度隧道废水高效固液分离及自动排泥工艺方案,高效固液分离工艺出水浊度≤50NTU。形成专利 1 项。2. 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技术2.1 高原铁路隧道施工激光—钻具联合破岩钻孔技术研究内容:揭示高能激光辐射对岩石的弱化效应,研究激光温度场—钻头应力场耦合作用下岩石的破坏模式与增效作用,研究多变工况下高能激光—钻具联合破岩钻进最优控制参数与匹配模式,攻克高能激光—钻头联合高效破岩钻进关键技术。考核指标:揭示激光—钻头联合破岩规律及破岩增效机制;形成高能激光—钻具联合高效破岩钻进关键技术,设计研发高能激光发生器、联合破岩钻头、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部件,形成实用有效的智能化激光—钻头联合超快超前钻探装备方案。形成专利 2 项。3. 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技术3.1 长段落石膏岩层对铁路隧道工程的影响机理及工程对策研究内容:研究高原复杂地质条件隧址区石膏岩力学和变形特性,研究典型铁路石膏岩地层膨胀—溶蚀耦合作用下隧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典型铁路石膏岩地层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典型铁路石膏岩地层隧道支护与衬砌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考核指标:提出石膏岩地层工程适宜性评估技术、石膏岩地层隧道灾害控制设计方法、石膏岩地层隧道支护与衬砌设计方法与施工工法,形成石膏岩地层隧道防排水系统方案。形成专利 1 项。3.2 近源地震作用下铁路隧道工程损伤机理研究内容:研究我国西部地区典型活动断裂带地震近场变形、地震动、地应力等变化特征和传播衰减规律,判识近源地震对铁路隧道工程作用特点,研究近源地震作用下不同烈度、不同断层参数隧道围岩—结构损伤机理。考核指标:揭示近源地震作用下铁路隧道围岩—结构响应特征及破坏机理;提出近源地震作用下隧道损伤分级评价指标;揭示近源地震作用下高原铁路隧道动力响应特征和破坏机理。形成专利 1 项。
截止时间:2027-11-16
  • 1
  • 2
  • 3
  • 4
  • 5
  • 6
  • 1000
AI写作,找思路找灵感
请帮我写一份教案
请帮我写一份教学课件
请帮我写一份人才培养方案
请帮我写一份答辩汇报
写作
赚钱
投稿
客服
QQ扫码/ 点击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寻求
合作
微信扫码咨询
写作
AI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