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沪上母亲河——苏州河42公里岸线基本贯通开放,最近路过河滨道路万航渡路的市民不禁感叹:咦,这里怎么多了一座假山边的六角亭?其实,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将沿路一侧的围墙全部拆除,露出校内亭台、林木、草坪以及一批中西合璧的近代文保建筑,又一次打开了苏河之畔、步道之旁的城市风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推动中心城区高校拆除围墙,全面打造开放式校园,融入城区、街区和社区。从校园开放到学前托幼,从课后服务到校外教育,还有组团援滇,“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题中应有之义包括教育软硬件资源。
近年来,教育部和上海市“部市共建”的框架下,形成一系列重要制度性安排,在这片“综改试验区”取得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项成果。一切都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
软硬件最优资源接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当百年电车20路沿路驶入终点站,不仅南侧百年公园中山公园破墙透绿,北侧圣约翰大学原址——无围墙的华政园也满眼绿意、文脉流传。除了这座全国首个全面对外开放的百年老校,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也浑然一体融入“音乐街区”。上音坐落于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风貌保护区——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已拆除沿线无证或违章建筑和校园围墙,修缮校内6幢优秀历史建筑,一道道新街景再添诗意、暖意、惬意。
城市里最柔软的人群,最需呵护。今年元旦起,地方立法通过的《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正式实施。通过上海市委、市政府连续实施的“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和“新增普惠性托育点”为民办实事项目,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资源不断增量扩容,将软硬件最优资源接入寻常百姓家。
周二上午9时,齐齐外婆带着这个不到3岁的二宝,跟往常一样走进位于曹阳新村街道武宁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宝宝屋”。齐齐见到园长、保健老师等,就像见到熟人一样,笑盈盈地冲进了这个五颜六色的90平方米小乐园。这是普陀全区首批6个街道、10个服务站点之一,刚刚试运行3个月。目前名额已被报满,达到了每屋10个宝宝的上限,每天3位当班老师可算是“高标高配”。齐齐外婆说出大白话:她们热心、专业、负责。
从静安、奉贤到浦东,上海全面建设社区托育服务“宝宝屋”:有的整合社区资源,在党群服务中心、为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内建设相对独立的“宝宝屋”;有的利用居住小区配套设施、街面房屋等建设“宝宝屋”;也有的向辖区内的幼儿园购买服务,联合建设“宝宝屋”,提供临时照护服务。
上海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76.2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3%,各项公益普惠指标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按计划,今年全市社区托育要增加不低于3200个托位,公办幼儿园托班要增加不低于2000个托位。
校内校外跨越时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人民城市办人民满意教育,从幼儿到少年,申城教育服务在“时间轴”上不断延展,保障“双减”落地。每个星期5个工作日+每天不少于2小时,这就成为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的“作业辅导+素质活动”相结合的“5+2”课后服务,实现了小学初中学校全覆盖、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
数据显示,全城课后服务学生超过133万人,约占学生总数96%。同时,约95%教师加入课后服务,另有约1万名退休教师、专业人士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优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人员参与其中。据统计,在沪义务教育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满意率超过90%。
优质场馆资源,校园内外无界溢出。“科学世界真奇妙,今天我大开眼界”,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黄俊乔,最近走进东华大学科技馆、校史馆,见识了撕不烂的芳纶纸、烧不断的碳纤维线、复合材料做成的最轻行李箱,还有助力天宫、北斗、嫦娥飞天的星载天线金属网,并听着哥哥姐姐讲述它们背后的自主创新故事和科学家精神。
遵循大中小学一体化理念,上海通过馆校结合、馆馆合作,确立爱国、科普、国防、实践、生态文明五大教育模块,针对不同年段学生开发主题参观、自主学习、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动手体验、研学实践等课程,推出《红色一课》《院士一课》《博物馆一课》《劳模一课》《财商一课》《创客坊》等优质实践课程,引导学生体验社会大课堂魅力。
从校内到校外,人民城市教育资源还在更大空间向域外辐射。去年,上海按照中央关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最新部署,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和上海基础教育应对新一波学龄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派出38名优秀校长、103名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赴云南省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共27所普通高中、11所职业高中开展“组团式”支教。全市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援滇帮扶,助力当地构建起“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