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2022年度)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2023年2月
目录
(一)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全力推进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工作 13
前 言
2022年,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健全学校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专业布局,构建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纵向贯通、职普横向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为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院校情况
西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2所,在校生33196人。全区中等职业学校的空间布局为:拉萨3所(含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日喀则、山南、昌都2所,林芝、那曲、阿里1所。在12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拉萨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山南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日喀则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学校均为“十二五”期间新建学校;山南市职业技术学校由山南地区中专学校发展而成;日喀则职业技术学校由日喀则地区卫生学校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99年;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由那曲地区师校转型而成;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由西藏扎木师范学校转型而成;昌都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2019年,与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共用校区;阿里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阿里中职班转制而成;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由体育职业中职学校转型而成。
2022年在内地12个省(市)的34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了内地西藏中职班,在校生3436人。我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指导各学校加强中职招生宣传和服务,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经政府、省厅、学校等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今年全区中职招生人数达到11492人,取得较好成绩。
二、办学规模
2022年,西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面积25.82平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9971.75元;生均图书拥有量43.78册/生;全区12所中职学校均已实现了网络接入,并实现了校园无线网全覆盖。
三、教师队伍
西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定向培养、专业技能培训、公开招录等方式,加大教师队伍补充和培养力度,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全区中职学校教职工共有3060人,生师比达到12.20:1;其中专任教师2553人,“双师型”教师共有74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8.9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为10.55%;研究生以上专任教师占比为6.96%,本科生以上专任教师占比为98%。2022年度,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安排教师参加新专业、新知识、新技能、新规范等方面学习,通过讲座、网络研修、外出培训等多种途径,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
第二章 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一)学校德育工作情况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强化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四个自信”“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各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精进技艺、全面发展。
(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各校通过班会、学生大会、教师与学生结对子等形式,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开展德育讲堂、学生社团、心理健康教育、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加大活动育人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广大学生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具体行动中,各学校学生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团结精神。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22年,西藏自治区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约为80.69%,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为83.37%,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人数为1394人,占中职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数4.52%。
二、就业质量
2022年西藏自治区中职学校毕业学生总数为9667人,(不含内地西藏中职班),就业学生数(含升学)为5362人,其中通过职教高考升学人数为1462人,通过对口单独招生升学人数为2166人,通过中高职贯通升学人数为47人;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为176人,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为813人,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满意度为87.34%。按就业去向分析,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最多,占就业人数的60.44%。
第三章 改革创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接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参与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坚持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坚持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二)深入推进全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
将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实施院(系)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质量攻坚计划、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骨干培养计划。推进党、团一体化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区中学共青团改革的若干举措》《关于进一步严肃规范团员发展工作的若干规定》,持续加强党对共青团、学联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的全面领导。
(三)重组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厅际联席会议
由自治区分管教育工作副主席担任召集人,教育、编办、人社、发改、工信、财政、农业农村、国资、税务、扶贫等单位为成员。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协调全区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重大问题,听取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部署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事项,每年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各成员单位就有关工作情况向联席会议报告。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做好相关政策配套衔接,在国家和区域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安排、经费投入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
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健全学校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专业布局,构建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纵向贯通、职普横向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为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一)实施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加快对校容不足、设备不足等薄弱校的搬迁、改造,到2025年职业院校全部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启动第一批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工作,遴选4所优秀中职学校和4个优质中职专业群,启动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截至8月底,全区职业教育已累计下达投资3.3亿元,4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学历、双师型教师数、仪器设备总值、体育用地、在校生数等主要办学指标均已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相关要求。
(二)调整职业院校专业结构
优化专业布局结构,中等职业教育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明确办学定位,每个地市建成1-2个特色专业群,全区中职学校打造20个品牌特色专业。将专业重复率控制在50%以内。围绕中高职专业调整意见,确定29个中职重点培育专业,调减27个专业,变更合并2个专业。
(三)推进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
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招生增量向中职学校倾斜。推行9+3中职办学模式,在保证高中生源的基础上,实行职业教育全日制,积极招收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单独考试综合评价招生制度,落实技能拔尖人才和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入学政策。建立灵活学习制度,以有利于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为目标,各学校可依据实际缩短或延长学制。
(四)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成员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未就业职业学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五)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以传统、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统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引导各校科学定位、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出台《西藏自治区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支持职业院校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文化传承、教育扶贫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完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实施“大师工作室”建设计划,到2025年,每所职业学校建设不少于一个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的大师工作室。实施“技术技能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学校与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对参与职业办学的企业按规定享受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试点工作,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至2025年,建成3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2022年召开4次专业研讨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92份,对接企业、修改课标,选定专业用书,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和目标。
(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继续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品牌特色专业全部构建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培训评价机构,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实施5年一轮的职业院校专业评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建立。
第四章 政策保障
2022年,我们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
一、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印发《关于推动高中阶段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实现“横向融通”“纵向贯通”。
二、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按国家中高职生师比标准,重新核定全区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12个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动实施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项目式教学。制订《西藏自治区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指导意见》《西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将职业院校20%的编制余额按有关规定用于聘请兼职教师,财政按编制内人员经费标准拨付经费。实施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的职业院校人事制度管理体系。
三、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水平,完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我区实际,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双师队伍、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
建立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机制,落实督导报告、公报、约谈、奖惩等制度。健全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策支持、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将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为对地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 服务贡献
西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培养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突破口,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 每年为我区培养近万名技术技能人才。
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精神,推进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围绕自治区七大重点发展产业,调整专业设置,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
二、服务社会
各职业学校结合职教宣传周活动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有计划地深入基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和送教下乡活动。以“学史悟思想 为民办实事”为主题,农学、旅游、酒店、汉语文、思政、英语、数学、畜牧兽医组按专业学科特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覆盖10余个社区及学校。践行了为群众办实事使命,提升了师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服务抗疫
我区各中职学校严格落实上级部门要求,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完善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充分依托中职学校学校全体师生等综合力量具体布控,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学部-班级-家长”五级联防联控闭环体系,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四、开展职业院校在校生免驾驶技术培训工作
职业院校将学生驾驶技能免费培训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截至2022年12月,各职业院校共组织16216名学生参加驾驶员培训各科目学习,其中科目一通过918名,科目二通过760名,科目三通过680名,科目四通过680名,取得驾驶证680名。
四、典型案例
(一)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全力推进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本着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学校拟定将现代物流服务、旅游管理、数字媒体、学前教育、护理五个专业作为第一批“3+3”贯通式人才培养建设专业。现已委托区外专家学者围绕专业设置、目标定位、综合素养及职业能力、毕业要求及证书发放、各阶段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及要求、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师资人员保障等多个方面制定出“3+3”人才一体化培养方案。目前,学校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六所院校围绕计算机、文化、旅游等专业开展“3+3”联合办学,下一步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商定开设课程,共同参与考试考核,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中高职贯通培养。
(二)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研究制定了《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规范教师公开课活动实施方案》,全年开展公开课47次(线上14次、线下33次),其中教师示范课1次、教师汇报课3次、校级公开课43次,特别是焊接技术专业开展了全校第一次理实一体公开课;研究制定了《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推门听课(思政课)实施方案》,开展校级领导与思政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本校修订完善了《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教研活动规章制度》和《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线上教研活动实施方案》,每学期开展教研活动不少于 8次;修改完善了《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科研项目申报实施办法》,积极组织申报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目前在研校级课题13个、市级课题2个、省(区)级课题1个,获批市级课题1个、立项市级课题1个、结题省(区)级课题1个,发表各级各类论文10余篇,编写校本教材4本。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在原有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督导制度之上,增设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和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过去的单纯学生问卷评价改为学生网上评价与院系评价、教师自评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改进.在过去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学生反馈教学信息的机制,本学期正式了启动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加强学生监督力度,发挥学生的监督主体作用。完善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使得教学管理规范化,保证整体教学质量.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助力日喀则乃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问题
(一)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一是“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我区职业学校教师多为普通中学转型而来,转型成“双师型”教师成本较大,目前“双师型”教师比例仅为29%,低于内地省份。且存在“双师型”专业教师存在引进难、培养难的双重困难。各学校虽“双师型”教师数量不低,但并没有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素质标准。
二是引不来、留不住。由于西藏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等特殊的地理环境,2016年至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引进计划均未完成,制约了教师队伍的发展。
(二)现有专业雷同、特色不足
我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各地(市)未充分结合区域优势、本地市场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按照教育部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应招尽招的原则,在职校招生“零门槛”的前提下,中职学校招收了大量“两后生”和劝返生。大部分劝返生学习意愿不高、文化基础差,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和理解,没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稳定的技能立身目标,不仅学习效果不佳,而且容易流失。同时,在对流失学生的劝返过程中,各级政府没有出台具体措施、压实责任,大大增加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的控辍保学工作量,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绝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年龄偏轻,没有形成稳定的职业观,多为追求上一级院校文凭而变更所学专业,致使中职3年学习的技能半途荒废。
(三)中职生就业政策供给不足
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办学模式单一,社会上仍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仅为3:7,远低于职普大体相当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办学特色不鲜明,加之西藏自治区市场经济发展缓慢,且尚未制定相应的中职就业促进政策,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入职后上升通道窄、总体待遇不高,造成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存在一定偏见。
二、发展思路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国家、自治区编制标准重新核定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为补充教师提供基础条件。继续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大文化课教师转型培训力度,落实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兼薪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采取增编与外聘相结合、教师编制管理与专业布局结构调整相衔接的方式补足配齐专任教师,实行“固定岗”与“流动岗”、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用人办法。依托对口援藏、东西协作等渠道,增加教师“互派”交流人数,形成挂职锻炼和跟岗学习长效机制,缓解西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匮乏的困境,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
(二)推进特色办学、错位发展
瞄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产业发展,着眼于产业链发展需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紧盯技术前沿,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制度,各职业学校围绕自治区清洁能源、旅游文化、高原生物、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和边贸物流“七大产业”,服务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突出特色品牌,减少专业重复设置和同质化建设,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在“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升能力,逐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拉萨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农业技术为主,侧重于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循环农业与再生资源利用专业建设。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侧重于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大数据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专业建设。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以医疗护理为主,侧重于藏医医疗与藏药、康养专业建设。日喀则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现代农业为主,侧重于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建设。山南市职业技术学校以旅游服务为主,侧重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山南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建筑设计为主,侧重于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工程造价、民族服装与饰品专业建设。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以健康服务为主,侧重于康养休闲旅游服务、婴幼儿托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建设。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以公共服务为主,侧重于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幼儿保育专业建设。昌都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清洁能源动力为主,侧重于供用电技术、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水电站运行与管理专业建设。那曲市职业技术学校以现代畜牧业为主,侧重于畜禽生产技术、特种动物养殖、生物产品检验检测专业建设。阿里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民族传统艺术为主,侧重于民族音乐与舞蹈、戏曲表演、民族美术专业建设。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以现代体育为主,侧重于体育设施管理与经营、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运动训练专业建设。
(三)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树立重视职业教育的理念。引导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继续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技能大赛,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招生政策、学生资助政策、毕业生创新创业政策及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职业教育,认清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基础工程,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倡导科学全面的人才观,营造人人关心职业教育、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2023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