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其关键是构建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机制。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以科技创新为共同愿景,以培养未来创新人才为目标,形成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推动政府善治、高校铸魂、企业有为、专业组织赋能,处理好学术、政府与市场逻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模式,公平与质量导向,短期与长期评价,国际合作与国内安全这六组关系。
◎关键词 未来产业;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
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战略选择,对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有助于形成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将教育、科技、人才深度结合,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其关键是要构建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机制。本文研究阐明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分析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中不同主体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中的角色与定位,并讨论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协同治理应处理好的六组关系。
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对高等教育协同治理的新要求
未来产业是由重大前沿科技与颠覆性技术突破所推动形成的、具有高成长潜力但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在未来对国民经济产生带动性、引领性和关键性作用,主要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几大方向。未来产业具有变革性、簇群性、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等典型特征。第一,未来产业具有变革性。随着前沿科技与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普及,未来产业将在推动产品与服务变革的同时,发展出新的商业模式与行业样态,乃至进一步重塑人的认知领域、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第二,未来产业具有簇群性。未来产业的簇群性意味着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可以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的集体发展,创造大量的新行业、新需求。第三,未来产业具有不确定性。未来产业发展面临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从技术转化到产业培育的“两次飞跃”,每次飞跃涉及的政策、人力、市场和社会因素众多,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第四,未来产业具有协同性。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汇聚政产学研用等资源,融合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当前,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对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协同治理可以使高等教育内部系统发挥更大的效能;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与外部系统的互动,只有协调多元主体利益,才能使协同机制更具效力。因此,高等教育协同治理就是指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愿景的驱动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专业组织多主体协作机制,合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通过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机制,可以更有效地连接理论与实践,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从而在全球教育和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应以推动科技创新为共同愿景。针对未来产业的变革性特征,高等教育必须将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共同愿景。一是高等教育应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明确学科发展方向。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加速,未来产业将呈现出跨界融合、绿色低碳、智能引领等趋势,高等教育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布局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提升学科专业与未来产业的契合度。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而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为未来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二是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高等教育应充分认识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资源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基础学科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基础学科布局,确保学科建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强化基础学科与产业界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使基础学科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未来产业具有簇群性特征,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可能带动多个未来产业的高速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应加大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供给。一是构建长效的人才发展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环境,以持续吸引和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前沿突破。二是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科教融汇,展望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面向未来产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加大产教融合,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的未来产业应用创新人才,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面向未来产业的高等教育应当根据未来产业需求调整教学与科研,重视与前沿行业的紧密合作,加快更新面向未来科技前沿的知识体系。此外,高校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应形成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未来产业具有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特征,因此面向未来产业的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其中,教育要发挥培养人才、促进科技发展作用,是协同运行的基础;科技要反哺教育和人才事业发展,是协同运行的动力;人才直接作用于教育和科技事业,是协同运行的纽带。基于此,构建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可以有效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促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与产业应用的有机衔接。
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中各主体的关系分析
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协同治理应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及专业组织四大主体,要做到政府善治、高校铸魂、企业有为、专业组织赋能。其中,政府应通过前瞻性的政策制定和战略性的资金投入,引导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方向;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主体,应积极探索科学技术前沿,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创新人才;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专业组织通过协调各方力量,推广行业标准和促进知识共享,为各主体提供专业支撑。
1.政府是引导与保障主体,应做到“善治”
政府在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中扮演着引导和保障角色。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未来产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全球产业链控制力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各国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2019年,美国发布《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报告,提出加大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科技、5G四大关键技术领域投资。与此同时,德国、英国、韩国和新加坡陆续出台了未来产业发展计划。我国也十分重视未来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积极部署未来产业”提出明确要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这表明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已上升到我国国家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这些政策不仅指导了国内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导向,推动高校能够按照国家战略需求调整教育和科研重点。二是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未来产业的孵化和成长。一方面,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科技、人才的财政投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激励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应为高校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快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引导企业、高校、社会形成多主体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和技术标准建设,确保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
2.高校是科研与人才培养主体,应做到“铸魂”
高校作为科研与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在协同治理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一是建立双向转化机制,为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一方面,推动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高校应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设立前沿科学中心、交叉学科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平台,为未来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原始创新动力。另一方面,牵引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高校应关注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需求下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引导基础研究方向。二是培养创新思维,提升未来产业人才竞争力。面对未来产业的变革性和不确定性,高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促进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批判性思考和跨学科学习。一方面,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引入科技创新前沿课程,加大未来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实习、联合研发项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真实需求,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加强与其他主体合作,深化“四链”融合。世界许多国家高新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都离不开高校主体的推动作用,如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筑波大学与筑波科技园,均是以研究型大学为核心,运用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吸引大量企业和科研院所集聚,推动科技创新进步。政府合作方面,高校在发展规划时应面向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与科研投入。企业合作方面,高校应建立并规范校企合作机制,结合市场动态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专业组织合作方面,高校应紧密联系专业组织,了解产业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企业是研发与投入主体,应做到“有为”
企业作为研发与投入主体,应在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中发挥资源支持作用。一是牵头或参与组建创新联合体。企业应积极筹建创新联合体,与高校、研究机构、专业组织和其他企业形成伙伴关系,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题,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二是加大关键技术领域研发投入。例如,谷歌公司近年来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与多家高校合作,特别是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上,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三是推动未来产业人才的终身学习。企业可以通过布局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方式,与高校共建培养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4.专业组织是协调与支撑主体,应做到“赋能”
专业组织在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中发挥着协调与支撑的作用。一是为其他主体提供专业建议。专业组织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汇聚来自各方的数据和资料,研究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提供深入的行业分析,帮助高校、企业和政府制定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二是促进知识共享与技术转移。专业组织通过举办会议、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为行业内外的企业和高校打造交流平台,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以注重技术转移队伍建设的德国为例,德国的专业组织具有完善的运行机制,造就了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会等知名机构,在国家科技创新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推动政策倡议和行业标准制定。专业组织可以搭建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桥梁,促进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中各主体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政策和标准的形成与出台,引导未来产业健康发展。
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协同治理要处理好六组关系
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不仅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还应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
1.理顺学术、政府与市场逻辑
在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中,理顺学术逻辑、政府逻辑和市场逻辑至关重要。学术逻辑强调知识的自由追求和学术的内在价值,在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中,学术逻辑应当保证教育内容和研究方向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政府逻辑则体现在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引导和保障中,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应着重支持那些能够推动国家长远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域,强化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使命。市场逻辑强调效率、竞争和对市场需求的响应,体现为高等教育协同治理应关注未来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之间的有效匹配。为了理顺这三重逻辑,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建立动态协调机制,促进学术研究与政策导向、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
2.平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在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中,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十分重要。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既依赖于基础研究从“0”到“1”的深入探索,也需要前沿科技的快速转化与应用。因此,高校要积极创造包容性环境,在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支持那些能够快速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应用研究。高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资源配置策略,如设立多层次的研究资助体系,其中基础研究的资助应侧重于引导科研人员深入探索,激发创新潜力,而应用研究的资助则应更加关注成果的市场潜力和应用价值,以更好地平衡对这两类研究的支持。
3.融合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模式
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高度依赖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这要求高校科研既要保持自由探索的传统,又要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管理。自由探索支持科学家追求原始性创新,通过内在的驱动力推动科学家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组织科研则导向性更明、创新性更高、系统性更强,发挥“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制度优势,集成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协同多部门、多主体参与,共同解决复杂科学技术问题。高校应建立灵活的管理体系,为两种模式提供所需的资源支持和环境保障,确保科研活动自由、有序发展,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
4.协调公平与质量导向
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强调前沿科技突破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要求高校必须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质量。因此,高等教育协同治理应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估机制,确保教学和科研可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了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高校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中具有广阔前景的知识与技术内容,拓展与未来产业关键技术密切相关的交叉研究方向,确保能满足未来产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同时,保障教育公平对于未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公平导向要求高等教育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让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获得必要支持,从而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5.权衡短期与长期评价
当前高等教育的科研和人才评价普遍采用短期评价方式,其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反映科研活动的效益,为学校带来即时的声誉提升和经费支持。然而,短期评价方式可能会影响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限制科学探索的前瞻性和颠覆性变革。特别是未来产业的不确定性要求高校在科研和战略规划上能够超越短期利益,展望长远。这意味着高校需要在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果和投资长期科研项目之间找到平衡点。例如,高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那些需要多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取得突破的研究项目。此外,高校还应该为从事长期基础研究的师生提供更加包容的科研环境,支持他们心无旁骛地投身科研。
6.强化国际合作与国内安全
国际合作对于获取前沿科技知识和吸引顶尖人才至关重要。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或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协同国内外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推动未来技术研发,主动参与国际治理规则和国际标准制定,积极贡献中国方案。然而,这种开放性也带来了对技术泄露的担忧。高校需加强未来产业前沿技术的安全观念,设计开放且安全的合作策略。在合作模式选择上,高校应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平衡技术分享与保护本国核心技术利益的合作模式,在避免涉及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同时,畅通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机制。
【作者:刘惠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靳天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原载2024年第11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刘惠琴 靳天宇
本文经 「原本」原创认证,作者 中国教育新闻网,访问 yuanben.io查询【 4R2AWZLU】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