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以‘中国白’享誉世界,其烧制技艺早在2006年便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师生走进“千年瓷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地感受德化白瓷文化的动人魅力,了解绵延传承的瓷烧非遗工艺,在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行走在八闽大地上,听一堂别样的“非遗实践课”。这是福建理工大学近年来推进“行见八闽·非遗”育人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特别关键的一步,就是调型。如果错过了最佳调型时间,银条易在捶打时断裂,所以需要掌握适当的力度和速度,这一步非常考验我们的动手能力。”走在福建理工大学校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从畲族银雕非遗传承实验基地传出此起彼伏的银条敲打声,这是该校设计学院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伟星联合打造的“网红”选修课《畲族银雕技艺与银饰制作》的授课日常。
“畲银制作技艺历史底蕴深厚,青年学生的加入为文化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学子们在一指一寸中体味畲银工艺的精妙,在一錾一刻中领悟非遗里的闽人智慧。”林伟星说道。
据悉,2020年至今,林伟星已开办4期课程。这门“人气爆棚”的课,让学生们直呼“根本抢不到”!目前,福建理工大学已经开设了10多门类似这样的非遗文化艺术课程,让越来越多的工艺大师走进校园,与师生共同传承非遗文化。
大师引路接力培养,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福建理工大学迄今已举办了5届的工艺美术大师与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上百位工艺大师向学校捐赠了漆器、寿山石雕、木雕、银雕、建盏等一批工艺美术作品,并与学校共同筹建“e设计·苍霞艺术创意中心”。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希望学生们不仅要‘走近’非遗,更要‘走进’融入到非遗的传承创新中。”“非遗见福”工作室由该校人文学院师生发起成立,是一个致力于以青年视角深入挖掘闽地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团队,目前团队足迹已遍及泉州、莆田、福州等多地。团队师生走街串巷开展非遗文化调研,以泉州“十龙九子”为素材创作的视频荣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文化多样性”板块最佳作品。
高校将非遗文化“引进来”,通过校地合作开发利用才能真正让文化“活起来”。福建理工大学与泉州市惠安县共同探索非遗文化教育的校地合作模式,把非遗展览搬进校园,通过非遗项目体验、惠安非遗文创展、“世纪惠安女”影像作品展等形式,让师生近距离了解南音、惠安女服饰、惠安烙画、龙雀铁罗汉茶制作技艺、篾工技艺等传统文化和技艺。“非遗见福”工作室还与惠安县文化馆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围绕惠安女服饰、惠安石雕、惠安酱油酿造技艺、鱼露制作技艺、篾工技艺等5个非遗项目进行合作,通过线上直播、短视频宣传等手段帮助惠安当地销售非遗产品。
一段时期以来,依托“品诵研传”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福建理工大学将非遗文化的教学、研究和传承作为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新建琴南书院、林纾特藏馆、悬鱼馆、侯官名人家风家训园地等一批文化育人场馆,持续打造经典诵读展演、悬鱼吉语民俗展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让非遗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非遗文化传承不仅要注重技艺的代代相传,更要动态地传承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这就需要探索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新路径。”福建理工大学宣传部部长陈瑛认为,福建丰富的非遗资源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和载体,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热情正推动着学校更加深入地推进‘行见八闽·非遗’育人模式,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价值。(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黄星 通讯员 黄小龙)
作者:黄星 黄小龙
本文经 「原本」原创认证,作者 中国教育新闻网,访问 yuanben.io查询【 3TBHCHI2】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