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变化是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要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社会变迁带来的变化,比如我们的娱乐方式不再以看电视为主,而是以上网或者玩平板电脑为主;我们讨论的话题不再局限于家长里短,还有国际上那些巨大的成就或者巨大的灾难。我们应该思考,这些变化对我们的教学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
社会变迁越快,代沟越大,我们这一代人只是这个时代变迁的见证人,而学生才是这个时代变迁的推动者。我们的时代以玩家家为乐,而今天的孩子以玩愤怒的小鸟为乐;我们以看小说为乐,而今天的孩子以玩游戏为乐。
面对学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如果视而不见,仍然采用严肃的教学手段,以严肃的表现形式讲授传统严肃的学科内容,那学生不接受我们、不理解我们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曾经有一位被评为学科带头人的教师被学生们“集体造反”。当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不接受这位学科带头人时,有学生回答道,过去他是带前面的那个头,过了这么多年,现在他是带后面的那个头了,您说我们为什么不把他造反下来?
当学生发生了变化,原本最成功的方法很可能就变成最失败的方法了。
知识的变化是课堂教学改革最迫切的要素。以前的化学教材是直奔知识要点,教材编写者会尽力把知识要点以公式或者化学方程式等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而今天的教材是在尽力呈现知识发现的过程,至于究竟发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并不一定讲得特别清楚。这就难怪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抱怨新课程的教材编得不好了。
其实,并不是今天的教材编得不好,而是新旧教材的编写目的发生了变化。旧教材以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为标准,新教材以有利于知识的发现为标准。当教材已经变得不一样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还能够固守老一套吗?
相比于学生的变化,我们更容易感受到知识的变化。因为知识的变化是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虽然我们可以抱怨教材编得不好,但不管教材编得如何,教材已经是教材了,大家都深知这种抱怨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是如何让自己适应新教材。而学生的变化却是主观的。我们不认为学生的变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反而认为学生的变化是因为自己贪玩,是学生自己偷懒所致。
同时,知识的变化范围是可控的,而学生的变化范围却是不可控的,他既是学生这个群体变化的反映,也是学生生活所在家庭、社区和社会变化的反映。对于可控的变化,当然也就更容易应对;对于不可控的变化,自然是难以应对了。对于容易应对的,人们会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应对;对于不容易应对的,往往以抱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