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由案例的基本信息、案例的教学目标、案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设计组成。让我们详细讨论一下:
第一部分 案例基本信息
案例基本信息包括案例名称和对应章节两部分,该部分撰写需遵循以下标准。
1.案例命名
第一段以知识点所包含的思想政治要素的价值命名,第二段以具体知识点命名。前一段的价值本质应该能够准确地表达和综合思想政治因素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适当地扩展或修改,并与特殊性相结合。主标题与副标题相结合,使标题含义清晰、清新,字数不得超过25个词。
2.对应章节
案例不是课程或章节,也不是课程和常规教学案例的记录,但它巧妙地将价值、信仰、道德、伦理等要素整合到相应章节的教学内容中。对应章节是课程中“课程主要内容”中与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案例相对应的章节(知识模块)。
第二部分 案例教学目标
本课程思想政治课案例的教育目标应支持本课程的思想政治目标。当课程有多个思想政治目标时,可以有多个思想政治案例或一个案例。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标准。
1.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目标应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引领性,体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如深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拓的创新精神等。
2.逻辑联系
本案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思想政治目标必须与本章知识点的教育目标相对应。理清知识背景和思想政治案例,明确能力逻辑和思想政治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在知识传授中体现善的魅力,在技能训练中突出美的魅力,在价值形成中突出真正的吸引力。
第三部分 案例主要内容
深入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要素和资源,是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编写课程思想政治内容的基石和保障,以提高内容的思想性、协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对实现学生价值取向的目标起到支撑作用。
1.内容选取原则
思想政治课内容的选择要适应专业需要和主旋律;知识的转移必须与道德的建立和人的培养高度一致;必须具有思想意识和协作精神;思想政治测绘的几个要点(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素质等)必须体现在专业训练中,它能给学生以反思和启迪,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获得专业知识。
(1)与学科专业相关性原则
结合本课程所属学科和专业的教育背景、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特别是涉及的主要工程和科技发展成果、科学实践和科技实践,挖掘其中蕴含的使命感,责任感,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开拓精神等思想政治因素,。
(2)符合职业发展要求原则
结合不同专业的技能培养特点和未来学生工作的专业需求,从培养职业素质的角度,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等方面,在专业风格和专业意识方面,触及课程所包含的教育元素,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
(3)结合热点时事对比原则
以当前国内外两大重要资源为背景,挖掘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要素,挖掘有利于培养和形成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生思维技能的内容,教育学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和分析问题,使学生深刻了解世界,了解中国,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华为事件。
(4)历史与现实分析原则
从大师的成长道路到学生的成功经验,到教师个人经验的宝贵经验,以及一些失败教训和社会问题的警示。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历史和现实的好故事,引导学生探索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判断事物和追求价值的标准。
(5)注重家国情怀培养原则
根据教育需要,选择本地区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党的管理、国家和军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作为写作案例,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背后的文化优势,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析和阐释理论逻辑,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激发了学生热爱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提高了班级教育效果。
(6)注重实践体验挖掘原则
选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的思想政治因素,将其内化到学生的精神研究中,外化到学生的自觉行动中。思想政治要素包括制度尊重和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关爱生命、客观严谨的科学精神、团队合作、发现质疑、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等。
2.案例撰写原则
课程思政案例撰写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准确性、实用性要求。
(1)准确性原则:
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道德建设和育人这个根本任务,细化和分解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深入挖掘知识点中隐藏的思想政治因素,以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基本价值观为根本目标,以公民素质为根本目标,以职业素质为职业目标,,形成具有教育功能的思想政治案例。在选择案例内容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准确把握课程思想政治目标的实现路径,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案例的写作。案件的撰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不得夸大。
(2)实用性原则:
案例应围绕课程专业教育的目标,反映思想政治专业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提高案例的普适性,使更多的案例适合多专业、多课程、多教育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案例的使用价值、应用价值和实用性。
(3)时效性原则:
动态补充案例内容,体现党和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及时引入行业新进展,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第四部分 案例教学设计
设计了本课程的整个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包括案例介绍、案例教学法、评价与评价方案、教学反思等内容。教育设计应遵循以下标准。
1.案例导入
在教学内容中,从一定的知识点出发,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延伸等方式,合理引入思想政治案例,做到预设而不突兀。专注于如何引导案件。本案的内容可简要概述。案件应补充专业内容,而不是僵化地处理案例。
2.教学方法
(1)教学形式选择
课堂教学坚持“三学”的理念,设计适合案例教学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实现“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
多元化教学:演讲(课堂教学)、验证(学生获取材料)、实践(社会实践、研究、课程、微视频、数字历史)、表演(学生演讲、报告、编剧表演)、理论(论文、讨论、辩论、论坛)。
参与与体验:可以采用案例、启发式、调查、提问、项目、情景模拟、比较等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辩论教学培养学生完整的辩证思维;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通过案例分析提高理解;教学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意识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产生。
合作教学:知名教授、专家和道德模范的合作教学,以及类似系列课程的合作教学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促进课程思想政治与新媒体、新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虚拟仿真提高了体验感;公共账户平台能及时传递新信息,传播正能量;超级明星学习链接和其他相关学习软件支持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的发展;微信群和QQ群可以互动讨论。
3.考核评价方案
课程思想和政策应发挥有效的价值导向作用。恰当的评价和评价是教育效果的见证。通过必要的评估和评价,也便于教师了解课程思想和政策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本课程思想政治评价和评价方案的制定遵循以下规范。
(1) 诊断性评价:通过在课前和课后设计问卷和量表,我们可以设计出能够“定量评估”学生道德内化程度和判断学生思想状态的问题;
(2) 教育评估: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记录和行为观察进行评估和反馈;
(3) 摘要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写作经验、形式的定量评价,结合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