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是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中心思想。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能力比赛的举办可以锤炼职教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高校而言,教学能力比赛的举办可以提高院校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教学能力比赛的举办更能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三教”改革,推动教育评价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那么教学能力大赛主要考核什么呢?
其一,职业教学能力大赛倡导让参赛作品真实地呈现教师的教学能力。脱离“真实”的教学比赛作品,即使设计得再华美,也并不值得其他教师学习借鉴,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避免比赛的表演性过重,“真实”一词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中出现了多次,反复强调参赛者应体现真实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要求,实现比赛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目的。基于这个目的,参赛选手和团队应当根据“真实”来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过程,才能获得专家的普遍肯定。
其二,职业教学能力大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果形式完美、内容新颖、信息技术运用充分的课堂教学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那么这个课堂教学是失败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掌握某个知识或者技能,需要让学生有所收获,课堂教学有效果、学生有收获才是优质课堂的衡量标准。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是单向灌输,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并不太在意学生,这样的课堂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改变“水课”这种现象,教学能力大赛注重课堂实效性,并以此为重要考量指标,安排了无学生展示教学环节,来考验教师是否有学生观,是否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参赛选手和团队在教学环节中应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些“看似无生胜有生”的教学,最终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可。
其三,职业教学能力大赛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比赛要求”中,清楚地写明了对于参赛选手教学能力的要求,所有参赛选手应当认真研读研读。这其中,包括贯彻专业目录、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确立“立德树人”教学目标,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并重”的职教特色,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巧妙运用渗透教学实现润物无声、课程思政,科学统筹教学内容践行“岗课赛证”融通,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创新评价,等等。这些能力要求不仅是比赛的得分点,更是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风向标。
其四,职业教学能力大赛让获奖作品更有示范性,引导其他教师借鉴学习。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的声明部分,在“特色创新”条款里,要求优秀作品“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在“报名方式与要求”里强调“除教学团队事前特别声明外,大赛执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的权利”;在“其他”事项里,告知“现场决赛比赛结束后将遴选部分优秀作品的参赛教学团队,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另行录制视频公开课”。许多参赛教师应该较少注意到这些,但这些声明说明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为了打造出一批具有较好示范价值的“金课”,通过各种传媒扩大传播,进一步辐射到全国职业院校,以此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育人、高水平发展。
其五,职业教学能力大赛让教学资源利用率更高。国家一直以来想搞好职业教育,提升职业院校育人质量,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投入巨大经费,相继建成了许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库、网络示范课、协作创新平台等。但与预期不同的是,这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客观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为提高这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国赛”方案明确鼓励教学团队可选用大赛执委会免费提供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职业院校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等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相关资源可从比赛教学资源支持平台获取,或登录比赛官方网站有关链接,倡导教学团队先行先试,让学习和借鉴成为习惯,让公共教育资源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利用。
以上5点,不仅是对参赛教师的要求,也是各级大赛专家评委的评判依据。紧紧贴合职业教学能力大赛的办赛的要求和目的,方能在大赛中乘风破浪,取得优异的成绩,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