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 李万君
我在焊接领域工作已有30多年,从普通焊工成长为高级技师,手中的焊枪见证了中国高铁在国际上从跟跑到领跑的全过程,也见证了产业工人不断受到社会尊重的全过程。当我参加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命名仪式时,望着亲手焊接的车辆,心中涌动起强烈的自信与自豪。
2007年,我国从国外引进时速250公里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试制生产。生产过程中,遇到直径20cm的环口焊缝接头过多,焊缝不熔合等质量难题。别小看这个仅有20cm的焊接环口,它不仅承载着整车约50吨的重量,还承载着数千名乘客的生命安全,更关乎能否突破外国对中国高铁的技术封锁,确保全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按期进行。而此时,与我们对接的外国专家根本不告诉我们该怎么在这个位置焊接,甚至一直在挑毛病。在这种情境下,公司派我进行技术攻关。经过无数次琢磨、尝试,我终于根据焊接时脚下的步法、焊枪的位移、呼吸的频率、眨眼的次数形成“标准参数”,总结出了“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事后,曾经对我们焊接技术不屑一顾的外国专家连声惊叹:“一枪焊完的绝活儿!中国焊工太厉害了!”
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机械手自动化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是机械手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手工操作。2015年初,公司开始试制生产我国首列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生产过程中,对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和横侧梁连接口斜坡焊缝质量要求极高,射线检测必须100%合格。但由于不规则焊缝接头过多,极易造成焊接缺陷,这成为制约生产的“卡脖子”工序。我主动请缨,最终攻克了这项焊缝难题。我总跟别人说,现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掉一个焊渣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有焊件必须没有瑕疵,每一个焊件都得是艺术品。
当前,培养“大国工匠”十分迫切。以我的经历来看,吉林省在职业院校中推行“双师制”并探索职称制度改革,规定在本职岗位发挥骨干作用又在职业院校任教的“双师型”高技能人才可以参与申报高教系列职称,这有效地打破了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我在2017年拿到了“教授”资格证书,成为吉林省首位获得正高级职称的技术工人。我还主持了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李万君大师工作室”称号,通过组织培训,大幅提升了一线员工的技术水平,为打造“大国工匠”储备了新生力量。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王斯敏、蒋新军、刘嘉丽)
(责任编辑:zha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