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我区高校基层党的建设质量,切实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7月3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印发了《广西高校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提升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力争经过2至3年的努力,解决高校基层党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基层党建制度执行不严、党建工作创新不够、党建基础工作和基本条件薄弱等问题,实现“四个进一步提升”的目标任务。
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高校党委建立师生党支部建设标准,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基层党组织定位不准、党政关系不顺、体制机制不健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党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基本档案等更加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政治引领、团结凝聚师生和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施高校党支部“创优争星”工程,推行高校党支部星级化管理,力争到2020年,有80%以上的高校党支部达到三星级以上。
党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逐步构建以基地培训、实践锻炼、专题培训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形成广覆盖、全方位、多层次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确保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现全覆盖,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学生党支部书记普遍从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党员、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党组织书记普遍树立党建“主业”意识,党组织书记述职面达100%。
基层作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健全和落实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完善作风建设督查机制,推进集中反“四风”改作风转为经常性作风建设,普遍形成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狠抓工作落实的新常态,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中普遍显现。
基层党组织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党建经费投入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党员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不足、部分基层党务干部待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人往基层走、资金往基层投、项目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集聚的良好导向
同时,《计划》围绕广西高校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提升计划的目标任务,重点实施“十大工程”。
实施基层党的政治建设工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好“两个突出、一个着力”,即突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突出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着力解决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使命感不强、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
深化实施高校党支部“强基固本”工程。坚持面向基层、聚焦支部、瞄准问题,以党支部合格、党支部书记合格、党员队伍合格为目标,开展以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切实增强实施高校党支部“强基固本”工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健全学校党委和院(系)党组织班子成员结合分工联系教师、学生党支部制度。建立后进党支部常态化整顿机制,促进党支部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全面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推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经常化。学校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活动,认真过好双重组织生活。
实施高校党支部“创优争星”工程。按照“立标杆、强引领、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建立规范严密的星级化管理体系,推行高校党支部星级化管理,引导党支部“创优争星”、比学赶超,强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着力推动全区高校党建质量普遍提升。各高校要全面打造“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党支部,实现“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的“六个有”目标要求,努力使每一个党支部每年整体水平都有新提高,整体功能都有新提升。
实施高校党员积分制管理工程。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岗位、重在日常,结合实际、分类管理,量化考评、动态调整,简便易行、民主公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以记实管理、积分考评为抓手,采取定性评价与量化考评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广西高校党员积分制管理体系。
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建立健全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师党支部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互促进。注重从党员学科带头人、教研室(系、中心等)主任、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博士中选举产生教师党支部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建设,建立规范的后备干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养、定期考察,加大培育力度,逐步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队伍。
实施高校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校、院两级党校建设,将基层党务干部列入重点教育培训对象。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集中培训、网上远程教育、轮岗交流、实践锻炼等途径,以举办全区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等方式带动高校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强化对党的基本知识、纪律规矩和党建工作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深化实施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全面深化实施大学生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让青年大学生理解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等,不断提高党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激发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建设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合理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实施高校“党建+”引领工程。推行高校“党建+”工作模式,使“党建+”理念成为行动自觉,进一步拓展党在高校各领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对高校各项工作的主导引领地位,真正把党的建设融入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各领域,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机制,推动党建工作效能最大化,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日常工作有机统筹、深度融合。
实施高校党建工作基础保障工程。各高校党委要按照要求,配齐配强基层党务干部,每个院(系)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至少配备1至2名专职组织员,专心专责抓党建。要按照“六有”(有标志、有党旗、有制度、有书报、有设施、有台账)标准建设好开放式的党员活动室,供各党支部使用,并设置相应的党支部生活园地,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的整合利用。要加大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党务干部职务职级“双线”晋升等有关要求。制定将党建工作纳入校、院(系)整体工作计算工作量的具体办法,建立和规范基层党务工作者津贴补贴标准,落实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报酬待遇。
实施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工程。用好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推行党员电子身份认证、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党内数据网上填报分析,实现党务管理智能化、数据统计维护精准化。灵活运用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探索“智慧党建” “指尖党建”“e支部”“掌上党校”等做法,探索运用网上组织生活等方式,扩展党组织的活动空间和辐射范围。开展“网上咨询”“网上谈心”“网上征求意见”等活动,打造党员群众乐于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网络实时互动平台。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