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营销,从事的是阳光事业,健康事业。卖医药产品,更要卖自己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为人处事。所以,做好人、做好事及怎么做好,这就是思政和我们这门课程的结合点。……学药学专业,要有我们的专业自信、文化自信”。在《医药营销实务与技巧》的课堂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徐同胜老师正在将“四个自信”、行业担当的理念与专业知识一起传递给学生。
试点改革开启协同育人新局面
在学校,像徐同胜老师这样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的课例还有很多。据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到实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今年9月通过了《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通过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掘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注重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于首期遴选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语文》、《高等数学》、《土木工程概论》、《书法》、《饲料添加剂学》、《医药营销实务与技巧》等15门课程开展试点教学,涵盖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材料与机电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通信与电子学院、美术学院等不同院系学科,做到思政元素融入文理医工艺各科,逐步开启全新的教学育人实践。
校党委书记李红勇说,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育人的必然要求。学校必须通过课程建设,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信念传递给师生。要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争取建设一批思政教育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推动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立足学科特色深挖思政内涵
学校开展的课程思政试点,立足学校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思政课改革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深入挖掘利用江西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自然科学类课程要突出培育追求真理、探索创造、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资深教师丁留宝,他日常承担着给全校本科生讲授“课程思政”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任。这次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是他所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这门课的改革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三个结合”。所谓“一条主线,三个结合”,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结合红色文化的专题讲座、红色书籍的阅读以及红色现场教学的实践活动,实现“一条主线引领人”,“三个结合感染人”的育人目标。一条主线:就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找出关于革命的相关表述,并把其精神嫁接融入到专题教学当中。三个结合:就是把红色文化专题讲座与整体性教学相结合、把红色书籍阅读与教师讲授教育相结合、把现场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该门(医药营销实务与技巧)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后,我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形式上作了大改革,即进行反转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单纯讲理论课改为侧重营销过程中的实务与技巧,并拿出20分钟给学生授课。我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个部分的内容讲授,在一个组讲课完成后,由其它组对该组同学的授课内容、表达能力、内容逻辑联系等方面进行点评,并确定这一组学生上课得多少分(最高20分)。”徐同胜老师说。
提起课程思政改革,文学院陈显军老师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开始侃侃而谈。“申报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后,我们在《中国语文》课程中更注重对篇目的选择。从原来的侧重文学性、艺术性或者史实性调整为突出文化渊源、爱国爱家、澡雪精神、咏史怀古、人情练达等有助于增加文化自信、培养爱国精神、塑造良好品格、提升人际交往、增强感恩教育的篇目。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我们要求将课程篇目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特别是网络上的热点事件,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类,这有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精神精髓的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在讲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时,引导学生就网络上出现的对英雄模范人物的歪曲和段子、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误解和曲解辩证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增强辨识能力,不偏听偏信,信谣传谣……”
“在《书法》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对我来说确实是种全新的尝试……”美术学院王子文老师说,“我申报的《书法》课程改革采用“立体化-专题式”教学模式,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门实践课。改革后,我更强调学生的‘古典情怀’、‘现代担当’和‘未来思维’。核心思想是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与同学和谐相处。‘古典情怀’,主要体现在书法汉字与文化的关系,突破书法只是线条组合的基本认知。‘现代担当’,主要是体现书法汉字在历史和当代所起的作用。‘未来思维’,主要体现书法教学的前瞻思维。”
以人为本实现育人新成效
课程改革试点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既切实提升了教师德育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又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这几年,很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大学思政课的地位提高了,课程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了,老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去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被问及课程改革后的体会,文学院陈显军老师如是说。
“教学相长,是我们教改的最大体会吧。我们能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美术学院王子文老师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在备课时动起了脑筋,在课堂上采取一些有意义的方式来调剂教学氛围,比如说通过趣味的汉字笔画拼写,来体现汉字的意蕴,感受汉字的美妙,通过一些伟人的对联书法来折射部分书法意蕴,或者通过学生提问、编写相关游戏或口诀来提高教学效果。
“原先很枯燥的思政课,因为与专业内容相结合,不再是单纯的说教。药学院徐同胜老师不断尝试多种课堂表现形式,运用多媒体、案例、现场情景剧表演等,寓思政于课堂,寓思政于生活,让大家发现,思政其实就在大家身边。
据悉,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价值塑造,其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需要做到——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为此,“课程思政”建设应当着力抓好的五个关键环节——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
2015级药学院学生朱玉娇在课程学习感想中这样写到,“我感受到最明显的改变一是在教学方式上,徐老师改变以往教师讲课、我们听课的传统方式,采取让我们上台讲课的新方式。二是在教学内容上,比如徐老师根据课程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板块:情景1医院销售与情景2药店销售,其中,医院销售分为六个项目,药店销售分为五个项目,徐老师在这些项目中择取八个较重要项目,与大家进行探讨研究,同时要求我们的课堂学习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让我们更真切、更感性地思考问题。这门课进一步完善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课程的学习,让我更加系统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质,让我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更加快乐地学习到了更多知识。”2017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生孙港说。
编辑:吴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