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农业大学康相涛教授进入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成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又一成果。近年来,河南农大党委高度重视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坚持“三个并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最大限度地把专家凝聚到一流农业大学建设中来。
一、坚持联系与服务并重,关心尊重专家人才
坚持“五联系”、“三深入”制度。自2005年起,学校实施了校领导“五联系”、“三深入”制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联系服务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大专家,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分工明确联系服务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特聘教授、重点学科带头人、民主党派专家等对象,通过与专家真诚交朋友、结对子,广泛开展调研,听取专家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实施“一把手工程”。坚持党管人才,把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重要内容,纳入人才工作考核内容。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各职能部门定期研究相关政策,解决突出问题;专家所在单位认真落实联系服务专家直接责任,学校方方面面为专家提供良好服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又密切配合的专家人才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启动新一轮综合改革中,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出台了《中共河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意见》和《河南农业大学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了有目标、有引进、有培养、有考核、有约束、有奖励的“1+4”人才工作政策体系,为学校上层次、扩规模、补短板,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广泛聚集专家人才
重金全球揽才。学校集中财力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把期待招募的人才划分为全球领军人物、卓越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优秀博士毕业生、优秀创新团队等7大类别,每年至少投入1个亿重金全球揽才,每个类别的待遇标准都达到学校历史最高水平,部分类别待遇达国内最高标准。同时,设立“伯乐奖”,奖励在招才引智上做出突出成绩的引荐人5—2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
注重引培并重。完善人才成长机制,建立了靶向培养系统,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系统工程”和“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层次清晰、完整衔接的人才培养系统。继续推进“特聘教授+团队”工程,大力推动优秀人才海外培养工程,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统筹3支队伍建设。
三、坚持使用与提升并重,用好用足专家人才
政治上充分信任。积极推荐知名专家作为省委决策信息专家团成员、省政府参事、省委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库成员等,引导他们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广泛深入开展调研,为省委、省政府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支持专家积极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把专家咨询作为学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每项重大政策出台前都要进行专家论证,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经常性组织专家人才,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校党委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工作上创造条件。把打造干事业的平台作为吸引、稳定专家的关键,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支持,集全校优势资源,稳步推进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和基地建设,在集聚专家、培养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专家发展提供了一流的舞台。
生活上关心照顾。坚持以最密切的联系、最贴心的服务营造一流的环境,通过“留心”来“留人”。调整高层次人才经费支出渠道,其年薪、工资、安家费、租房补贴等相关经费纳入校级预算。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使各类人才的薪酬水平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相匹配,学校原有人才享受引进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年薪制待遇等。关心专家身心健康,定期组织专家体检、休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河南农业大学 供稿)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