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师云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推进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的意见

各设区市委宣传部、教育工委、教育局、社科联,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扎实推进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福建经验,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既深入研究关系建设新福建的重大课题,又积极探索关系中国和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善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2.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更好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3.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坚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推进具有福建特质、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三、主要任务

  4.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推进经典著作导读工作。深入研究阐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术评价等各个环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扶持学科,增设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择优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重点建设一批学科专业全、队伍素质优、教学科研基础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各学科领域的指导地位。

  5.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优化学科布局和设置,强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为支撑,加快构建具有福建特色、国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特别是在福建的成功实践,积极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加快构建具有福建特色、国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和交叉融合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

  6.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设立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每年拟设立重大课题20项、重点课题50项,每项分别资助10万元、7万元,列入省社科规划项目管理。拟立项建设12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列入省社会科学基地建设,每个基地每年资助20万元。

  7.实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支持培养计划。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拟每年遴选建设10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每个团队资助15万元,支持其建设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每年拟遴选培养12名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人才,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

  8.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以国家和我省重大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优先扶持其建设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鼓励高校依托国家和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支持高校与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共建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平台,重点建设一批面向新福建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2011协同创新中心”。

  9.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实施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计划,培养新闻卓越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创业型卓越人才。整合科研资源,重点围绕服务新福建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创新型省份等,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推动高校建设一批有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讲坛或论坛。

  四、保障措施

  10.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社科联联合设立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专项资金,每年给予1000万元经费支持,周期为五年。制定《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拓宽渠道,积极筹措专项经费,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

  11.积极推动高校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推动高校建立并完善适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支持学科建设的科研评价体系。按照基础理论类成果、咨询应用类成果和实践创作类成果的不同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支持高校把创新程度和社会贡献度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核心要素,鼓励发表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和学术精品,加大对重大课题、重大成果参与者的评价权重,形成正确的科研导向和激励机制。

  12.各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旨归,以推动理论创新、学术繁荣为职责,以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为追求,深化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在学术奖励、职称评定、期刊建设等树立正确的学术导向,以此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7年3月21日

相关链接:
  2020-09-11
赚钱
投稿
客服
QQ扫码/ 点击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寻求
合作
微信扫码咨询
写作
AI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