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岁首,是总结成绩、寻找差距、确定目标的时节。面对已经到来的2018年,全国各级各类院校在回望来路时,都将避无可避地面对“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这一大事要事。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共计494所学校,其中职业院校屈指可数,而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居然一所皆无。身为职业教育人,我们不禁反躬自问:高职院校距离全国文明校园的路究竟有多远?职业院校究竟应该如何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差距”应正视,“策马前途须努力”。毋庸讳言,与普通院校相比,职业院校无论是在文化底蕴的沉淀上、社会文化的贡献上,还是文化成果的研究上、文明校园的创建上,都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的产生,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都有。主观方面,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职业院校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学生劳动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上,对文化素质和校园文明的关注度不够。客观方面,相当数量的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可资借鉴的办学经验少,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严重制约着文明校园创建的高度和深度;职业院校往往缺乏研究型名师支撑,人们心目中的“高精尖”师资力量无法与普通院校相提并论,高考录取晚于提前批、本科的批次录取以及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也导致职业院校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堪忧,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养成上担子更重,不容易出成效;职业院校的办学主体多为地方政府或行业企业,受地方财政能力限制,在文明校园建设的投入上难免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历史欠账较多。
“差别”需关注,“天下同归而殊途”。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类型,职业教育同样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职业院校校园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具有一些新的特质。如,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求“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将企业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是职业教育独特的文化品格,“教授手上要有油”就是对这种文化品格的鲜明写照。办学上的“特质”决定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感召力,因此职业院校需要社会、政府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实现职业院校文明创建“计划单列”。同时,不论是从职业院校的数量和体量来说,还是从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差距和差别来说,为职业院校单列评审计划不应是学术上的探讨和考量,更应是一种操作层面的必要选项。
“差补”要到位,“而今迈步从头越”。“低通过”并不是“低起点”,“气短”但绝不可以“气馁”。职业院校应认真对照测评细则找短板,学习先进院校找差距,在文明校园建设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首先,要扎扎实实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六个好”的标准夯实基础,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广大师生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和校园文明程度。其次,职业院校要把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作为目标而不是目的,切忌“为创而创”的功利倾向,而是要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大学”这座金杯捧在手上、放在心上,树立为学校发展、为学生成才而“创”的情怀,让广大师生充满获得感、享受幸福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一代代职业教育人的接续努力下,职业教育必将是出彩的教育,职业院校必将是精彩的校园。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室)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30日第4版 版名:职教周刊·院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