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由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曙光汽车集团新的控股公司华泰汽车集团合作成立的股份制二级学院——黄海汽车工程学院成立。根据办学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授课和人才培养;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经费方面保障黄海汽车工程学院与其他院系享有同等待遇。
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辽宁对高技能人才有着迫切需求。辽宁省教育厅将“面向辽宁振兴发展的职业教育‘引校进企’办学模式改革”作为2019年“厅长突破项目”重点推进,打好“组合拳”,着力构建新时代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加快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格局由政府举办为主向企业办学为主转变,形成以企业为重要办学主体的现代化办学格局,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支持企业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2019年4月,《辽宁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出台,其中有关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变化的内容,道出了“引校进企”办学模式改革背后的逻辑。
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共识下,目前,黄海汽车工程学院已先后获得企业投资3000余万元。“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不仅开启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新路径,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忠诚说。
同样是依照“引校进企”的办学思路,2019年4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希望集团辽宁新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双方根据需要设立两个“新希望生猪领域方向班”,每班招收40至50人,校企共同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均按企业标准进行。目前,该公司在辽宁省康平县、法库县、彰武县等地建设的年出栏400万头生猪项目即将投入生产,成为“新希望生猪领域方向班”学生的学习实训乃至就业基地。
此外,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沈阳沈飞民品工业有限公司共建的沈飞民品学院、由沈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中德学院,均获得了来自企业或政府的千万元级以上投入。
同时,辽宁省还以专业群为载体,与规模以上企业校企共建产业学院54个,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为辽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据统计,一年来,“引校进企”拉动企业投入1.98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办学。
回想起2017年11月沈阳中德学院挂牌成立的场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黎明仍然十分激动。在他看来,市委、市政府划拨80亩教学用地,出资建设沈阳中德学院,足见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作为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沈阳中德学院在引进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基础上,探索沈阳本土化人才培养范本。这里的学员具有学徒、学生双重身份,在学院,他们是学生,重点解决“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在企业,他们是学徒,重点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沈阳中德学院成立两年来,已获得多家外企青睐。据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久成介绍,宝马、德科斯米尔、德玛吉、西门子、博世力士乐等世界级企业纷纷与学校签约合作,不仅致力于人才培养,更有建设企业工业4.0创新技术中心等深入合作意向。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辽宁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辽宁省关于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向深入,近年来,辽宁密集出台利好政策,鼓励校企双主体育人。这些利好政策在提供保障的同时更激活了思路,辽宁省高职院校目前正积极探索双元育人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办学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在校内建立“东方美现代学徒制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育人基地”,在企业建立“东方美现代学徒制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实践基地”,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能鉴定、对外服务一体化发展;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明日宇航共建校厂一体的校内外学徒培训基地,实现了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的“两化融合”;
辽宁生态职业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网络实训室、通信技术一体化实训室和通信技术融合实践服务基地,搭建了学训一体化“双平台”;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在校内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室,并把课堂搬进企业,使企业的营业场所成为学生教室,构建了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双环境”;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资金、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技术、锦州石化公司提供场地,三方共建石油化工轻烃加工生产型实训基地,实训产品和教学案例80%以上来源于真实生产;
……
据统计,截至目前,辽宁省共有校企共建职业培训中心47个、公共大型实训基地10个、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40个;全省高职院校共与800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署合作协议5031份,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5804个;上一年度企业订单培养学生近1.5万人,接收顶岗实习学生超4万人,接收毕业生就业超2万人,双元育人机制初步形成。
数字是抽象的,但数字背后,辽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向深入的脚印清晰可见。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有一个令自己骄傲的数据——辽宁省内交通建设、汽车装备、物流等产业生产一线技术、管理骨干65%以上是该校毕业生。“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聚焦国家战略,服务辽宁发展。”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张亚军说。
多年来,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坚持聚焦企业创新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在交通领域技术研发与积累的基础优势,联合行业领先企业共同搭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服务平台。学校陆续建立的交通部综合甲级资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和公路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辽宁省桥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道桥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轨道交通技术等7个校级研究所,年均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近百项,技术服务合同年均金额近3000万元。由校企共同研发的季冻区水泥混凝土快速修补、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等新技术,年均为相关企业节约维修成本2000余万元。
在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光机电技术应用中心,记者看到,一面丹东惠凯感应器有限责任公司赠送的锦旗高高悬挂。惠凯公司近年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市场份额不断降低。受丹东科技局委托,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技术团队对惠凯公司进行科技帮扶,通过升级改造多款老产品,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提升了产品功能,优化了生产工艺。经过半年市场检验,产品返修率明显降低,销售量猛增,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辽宁全面全方位振兴发展急需的是人才和技术。职业教育要为企业升级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做到让企业离不开、业内都认同。”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花蕾说。
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辽宁省职业院校累计为企业培训员工超41万人次,技术服务到款额1.05亿元。
“未来4年,辽宁职业教育将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形成由政府办学为主向多元主体办学转变的职业教育新格局。”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冯守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