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师云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双高计划”须依靠特色与创新驱动

    “双高计划”引起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对于如何形成中国特色、怎样建设高水平,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树立起新的发展理念,仍然沿用“争项目、争资源、争投入”的传统思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计划的实施。

    “双高计划”在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上都具有新时代的特征,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充分融合的,要采取明显不同于示范校、骨干校的建设思路。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高水平学校”至少应该做到创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是创新型学校。只有依靠创新驱动,高水平高职院校才能获得业界认可。高水平建设拒绝一切形式主义行为,任何依靠新名词偷换概念、利用新技术装点门面的做法,都是对“双高计划”的误解误读与误判。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也必须要走产教融合之路。单纯依靠学校自身,既不可能实现中国特色,更不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服务的产业应该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合作企业应该是正在转型或者已经转型的现代企业。“双高计划”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高职院校与创新型企业的组合。两个建设主体之间需要构成一种相生相伴的关系,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改革、同步发展。

    此外,达到一流水平,靠的是综合实力。高水平高职院校需要依靠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教师、管理和成果来支撑,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高职院校还处于一种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状态,专业结构“大而全、小而全”,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与管理相互分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浮于表面,都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水平学校”建设应该突破示范校建设中采用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思路,将专业结构、专业水平和教师结构、教学水平作为两个关键要素,将学校管理文化作为发展的“慢变量”,重点解决深层次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的均衡发展应该是全局中的均衡,需要有破有立。

    任何改革都需要久久为功,而不是浅尝辄止。高水平高职院校唯有实现充分发展,才能更好担起育人使命。这是因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对象是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这些人同样需要高水平的优质教育。“双高”就是在提供优质教育上树立一个样板,率先实现标准化和现代化。从当前的改革发展现状来看,新的发展理念已经建立起来,但需要更加全面;各项改革举措已经付诸行动,但需要不断深化;一些培养模式已经形成,但不够成熟;一些教学成果已经出现,但需要继续完善。

    传统的高职发展模式具有“大水漫灌”“千人一灶”的特征,过于强调“规定动作”,评价标准整齐划一,建设成果缺乏差异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必然是中国底色与学校特色的浑然天成之作,每所学校都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实现个性化发展,关键是将国家战略与学校战略高度协调、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合理组合、产业研究与教学研究充分融合,在遵循高职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搞改革,在借鉴一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求创新。新加坡、瑞士都是在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加入了本国特色才取得成功的。我国的“双高”建设,则需要在借鉴别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就高职院校而言,东西南北基础不同,服务的产业特征各异,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双高计划”而言,项目学校只有形成高度个性化和鲜明特色,才会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

    (作者:吴灵辉系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教学成果奖 甄选模板
项目指南: 教学成果奖 (本科)
赚钱
投稿
客服
QQ扫码/ 点击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寻求
合作
微信扫码咨询
写作
AI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