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将达19.3万人,比去年增加0.3万人,大批结束公务员、研究生考试的毕业生也陆续加入求职大军。能否觅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过个安心的春节。1月5日,上海市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首场招聘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招聘会现场,541家企事业单位推出12759个招聘岗位,吸引逾1.6万名求职者入场,初步达成意向3643人次。
本次招聘会规模大、岗位多、行业齐,岗位数量较去年增加5%,参会单位涵盖现代制造、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建筑、外贸物流、科学研究、电力、房地产、金融、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各个行业领域,其中现代制造业、计算机和软件行业、建筑业的参会单位数量最多,分别有132家、91家、72家。
参加本次招聘会的企事业单位中,国有企事业单位182家,占33.6%,其中有多家肩负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支柱骨干企业,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82家,占15.1%,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百事可乐、三菱电机等都是世界知名企业;民营企业则占“半壁江山”,占51.2%,共计277家,包含吉祥航空、舜元建设等知名企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渠道。
临近中午,招聘会现场的求职学生渐渐多起来,一些企业窗口前甚至排起长队,其中包含不少工程单位、科研院所,提供的岗位也以理工类、技术类居多。这在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丁峰看来是好现象:“这些岗位都要实实在在做项目、出产品的,对人才知识学历和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说明上海人才结构正不断优化。”
今年本市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9.3万人,其中研究生4.9万人、本科生9.8万人、专科生4.6万人。此次招聘会提供的所有岗位中,要求学历为硕士及以上的达864个,占6.7%;学历要求为本科的8504个,占66.6%,学历要求为大专的3391个,占26.7%,符合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需求,匹配度高。
秋招结束,上海外国语大学女生雷芳投了不少简历,至今仍未收到offer。身边很多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室友找到一份月薪9000元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这让她感到压力很大。
以她的学历背景,想找份工作按理说并不难。“不喜欢‘铁饭碗’,希望找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可以凭自己的努力争取晋升途径。”不过她所了解的一些外企,不仅岗位数不多,薪资也算不上高。“很多都是月薪五六千的工作,和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对于薪资及生活成本的考量,一直是不少应届毕业生求职时重点关注的。见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谭星兴时,他已投了3份简历。前段时间参加考研后,他刚开始求职,身边已有约三分之一同学找到了工作,由于相关专业的人才数量不多,市场需求量大,招聘会上合适的岗位还不少。“希望月薪能达到7000元以上,毕竟光房租可能就要用掉三分之一了。”他注意到,有些公司承诺会提供住宿,有些则会给予一定补贴,心里稍许踏实了些。
明天,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将公布,等待考试结果的华东政法大学学生石源也在父亲陪同下来到招聘会。石源说,现在身边同学的心态都发生了转变。“更倾向去国企、央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在招聘会兜了一圈后,她发现,不少企业文职岗位月薪基本都在五六千元,达到自己的预期。
石源父亲对女儿没什么特别要求,只希望她能找份安稳一些的工作:“先就业,再择业,工作之后再看自己适合往哪个方向发展,目标定得太高没用。收入过得去就行了,想拿太多也不现实。”
不久前的“国考”创下341万人报考的新高,早前的公务员考试也保持着一贯的高热度。火爆的数字背后,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隐忧。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岗位供应还能满足就业需求吗?
丁峰说,当前本市正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用人需求都很大,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吸纳就业的空间充分,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等地区求贤若渴。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红星表示,去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已连续多年达95%以上,岗位基本可以满足应届毕业生就业需求。
“适合自己的岗位不一定是高薪、稳定的。现在新业态很多,只要适合专业和兴趣,都可以大胆尝试。”周红星建议求职的应届生不要好高骛远,要放平心态,也要在求职中更多地与国家发展方向相匹配。
今年,上海教育部门还将继续在岗位需求检测、学生就业服务指导,重点帮扶困难学生就业等方面加大力度。市人社局人才服务中心也将紧贴“五个中心”建设对引才的需求,聚焦核心区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聚焦企事业单位对海内外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推出七大类专场招聘活动,主要包括应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留学人才专场招聘活动、博士科研人才专场招聘活动、金融人才专场招聘活动、科创人才专场招聘活动、航运人才专场招聘活动、紧缺急需人才专场招聘活动等,还将配套人社系统与高校毕业生相关的其他服务,包括“三支一扶”“青年职业见习”等,进一步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创造更多择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