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瞄准智慧能源系统和电力领域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学校在电力行业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与上海临港集团联合成立“上电-临港人工智能学院”,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在先进能源行业、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是推进新兴学科建设。上海电力大学抢抓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将人工智能纳入发展规划的机遇,在“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中,针对高校学科发展滞后于能源电力行业需求的实际,改革学科制度,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智能信息等基础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对接国家能源战略,谋划布局“智慧能源、智能电力”新兴特色学科体系;对接上海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树起建设“上海能源电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旗标,为新兴学科发展打造高水平平台。
二是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19年,学校与上海临港集团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推进“智慧临港”建设。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以学校为主管,临港集团协管的联合管理委员会,创新“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体制,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原则,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服务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共同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先进能源行业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搭建相互交流平台。学校与临港集团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 校企合作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引入双方资源,改善教学科研设施条件、开展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设立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设立奖教金;开展战略决策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国内外合作交流,打造“双师型”人工智能专业师资队伍;有效整合学校师资力量和企业技术骨干,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申报国家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科研开发基金项目,打造跨业界、跨学科的新能源与智能装备制造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能源装备、海上电气、智慧港口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企业优先招聘人工智能学院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学校为园区企业干部及职工开设培训班和高级研修班。
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充分发挥临港人工智能企业实践基地作用,积极筹备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人工智能相关新专业以及智慧能源管理一流本科专业群和相关专业硕士点;邀请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协助本科生授课和实习指导,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完善“到岗实习”“订单培养”机制;积极备战相关竞赛,打造“以赛代练”“以赛代学”培养新模式;在重点科研方向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配套设施配备、经费投入、绩效考核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先进能源行业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