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如何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使每一门专业课拥有“思政味”,以此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一直是上海电力大学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近三年来,上海电力大学共立项建设课程思政试点项目102项,已结题验收的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初步形成了以思政必修课为主体、“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的思政育人同心圆。2019年,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上海电力大学着力推行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开出一系列成果之花。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一套效之可行的制度保障和平台支撑。
构建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上海电力大学以创新思政课教学为重点,着力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与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让每一门专业课讲出“思政味”。学校整合优质资源,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贯通式课程体系,尝试“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构筑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一网一坛一册”共享平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依托大思政格局,落实落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多年来,学校多维发力构建“大思政”格局,探索形成了“四大阵地”工作平台和 “四个联动”工作机制。“四大阵地”为思政课主阵地、第二课堂阵地、网络平台阵地、“夕阳红”阵地。“四个联动”则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思政工作的网内网外联动、思政工作者与党务工作者联动、退休老教师与青年学生“夕阳和朝霞”的联动。与此同时,学校还组建了与“大思政”格局相配套的“三员”(指导员、组织员、宣传员)队伍,以此健全思政工作构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自2017年以来,学校共立项60余门试点建设课程,并确立了试点课程建设标准,制定具体改革方案,编写相关教学文件。在试点基础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经验,逐渐形成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以专业课程《高电压技术》为例,该课程围绕“一带一路”和“能源改革”国家战略,结合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则紧密融合国家新形势下的能源电力发展态势与趋势,培养和增强学生投身国家能源电力事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与之相配套,学校、学院积极探索创新交叉备课方式。学校选拔和特聘16名政治强、理论精、素质高、业务好的思政教师作为思政工作指导员来带动各二级学院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为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长期、长效、有序,学校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加强课程思政与学校顶层设计的结合,注重健全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顺利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