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理念创新,固化并转化创新能力培养的“三要素 ”映射关系研究成果
固化研究成果:凝练了产教科教要素与教育教学环节以及创新能力 要求的“三要素 ”映射关系,对常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设计了生产资 源、科技项目、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课程,丰富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资源,满足了产业生产与技术创新的需求;
转化研究成果:编制《产教科教双融合的创新能力教学实践导向大 纲》,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增设专题研讨、专利技术设计、科技研发 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以此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创新技能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
(2)课程和实践教学创新,构建“ 四融合 ”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渐进提升
课程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开设专业理论与创新理念融合的新思 政课程、技术技能与工作岗位融合的生产实践课程、发明创造与科技创 作融合的科创课程、能力评价与社会服务融合的社会实践课程等“ 四融合 ”课程。
实践教学依托产教科教融合。创建技师与教师“ 同教 ”,生产科研 设备与实践教学“共用 ”,生产车间与学校教室“互通 ”,校企共建科 技实验基地实习创作实践教学模式,推行理论与技能相互交叉结合的“有筋骨 ”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持续、渐进提升。
(3)评价方法创新,融入社会技术服务“大考 ”,践行“落地式 ”创新能力评价
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在职业技能培训 实效度、技术服务适用度、知识与技能应用满意度的“大考”中,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社会技术服务。
遵循产品化要素、生产化要素及商业化要素三个方面的专利转化评 价规律,以“技术先进性、企业转化性和市场适应性 ”三个维度,坚持 用户评价导向,坚持学校统一购买专利申请费和年费,创建“教师与学 生的专利设计作品,企业协同开发形成产品 ”的“落地式 ”评价标准。 进一步释放教师与学生“聚沙成塔 ”的创新活力,促进专利技术“落地生根”。